Skip to main content

咬合拍摄注意事项与咬合检查

临床扫描咬合时,如果未及时处理咬合不准的问题,制作修复体后,在口内试戴可能会出现咬合问题,此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调颌,甚至返工。因此确保咬合数据的准确是至关重要的。
想要获得正确的咬合数据,除了依托于软件的自动拼接与优化计算,扫描手法与软件操作也十分重要。基于口内咬合常见问题,本文将综合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,并提出有效提高咬合准确率的方法。

咬合不准常见原因及建议:

一、扫描时未检查颌面是否有异物,扫描上下颌数据时未吹干牙齿颌面唾液和血液,软件都会将这些异物或液体识别成牙齿的一部分,从而使得颌面咬合接触点变化,导致咬合抬高。
解决方案:扫描时检查口中是否有异物并吹干牙齿表面的唾液和血液,扫描咬合时吹干颊侧面唾液和血液进行扫描。

二、前牙修复时只扫描了前牙区的咬合数据,咬合不稳定,导致后牙区咬合抬高。
解决方案:能扫后牙区,不扫前牙区,尽量扫描咬合稳定接触区。

三、患者躺着扫描咬合,后牙会不自觉的后缩,咬合扫描结果不准确。
解决方案: 扫描咬合时,将牙椅调整至直立状态,同时用手托住患者的下巴,保证患者咬合不变。

四、在扫描咬合时,患者处于紧张状态,在咬合拍摄的一侧用力咬紧,另一侧咬合张开。
解决方案:扫描前,提前和患者进行沟通,建议患者吞咽口水,上颌和下颌尝试几次咬合触碰,确保患者处于自然放松的咧嘴状态。

五、扫描仪以开始扫描的状态进入口内,患者还未咬合完成就开始扫描,扫描到患者开口的数据,导致咬合抬高。
解决方案:扫描仪以暂停的状态进入口内,牵拉颊侧黏膜,让患者咬合,上下颌自然接触,处于正确的位置后点击开始键开始扫描。

六、扫描仪由于碰撞、跌落等外力影响,精度发生了漂移,导致软件中明显可见严重咬穿或者咬开, 且“咬合检查”工具未提供正确的咬合关系。
解决方案:在排除上述因素之后,如果发生如下图所示的严重咬穿,建议重新校准扫描仪。

Alt Text

在数据导出、患者离开之前需要对咬合数据进行检查和审核,确保数据咬合情况和口内一致后再结束整个数字取模流程,如有异常需要排查问题后重新扫描咬合关系。

咬合检查功能介绍

通常情况下,我们建议分别在左侧和右侧各拍摄一组咬合关系,软件“优化检查”的结果满足绝大多数场景。在“优化检查”完成之后,如果发现咬合关系不符合预期,可返回至扫描页面,在咬合拍摄页面进入到“咬合检查”模块:
Alt Text

咬合检查功能提供四个备选咬合关系,分别为“咬合1”、“咬合2”、“优化咬合”和“紧咬合”,系统默认为“优化咬合”:
Alt Text

在四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,例如“咬合1”,点击“确定”,进入“优化检查”。
Alt Text
Alt Text
如果四个备选方案均不能满足需求,可返回至扫描页面,重新拍摄。